膽囊位於肝臟下方,主要功能是儲存肝臟製造的膽汁,並在進食後排出膽汁到小腸幫助消化,膽結石是在膽囊中形成的消化液沉積物,呎吋可小如沙粒,也可大如乒乓球,數量也沒有特定。
雖然膽結石未必對身體造成直接傷害,但若結石長期囤積,可能引起急性膽囊炎,造成敗血症等併發症,如膽囊發炎、膽管炎、胰臟癌、膽囊癌等,嚴重者更可能要摘除膽囊。而卡在膽管的膽結石可能會引發下列症狀:
噁心或嘔吐
皮膚或眼睛出現黃疸
發燒、低燒或發冷
尿液帶茶色或大便帶淺色
右上腹、胸骨下方疼痛
肩胛骨、右肩疼痛
要預防膽結石,可從生活習慣入手:
攝取適當油脂
膽固醇是膽結石的主要成分,膽固醇是由肝臟代謝,從膽汁排出體外,所以如果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高,就容易在沉積在膽囊壁,形成瘜肉或結石。但油脂吃得太少則會讓每日正常分泌的膽汁一直儲存在膽囊裡,慢慢變得又濃又黏,同樣會形成膽結石。
定時進食
減肥人士在瘦身過程中不吃油脂,或經常超過12小時不進食,都會無法誘發膽囊收縮素分泌,膽汁長期累積在膽囊中就會容易產生結石。
多做運動
長期久坐容易增加膽結石發生率,因為腸道蠕動變差,大腸內容物停留時間增多,造成次級膽鹽的吸收增加,就會回流到肝臟再利用成膽固醇的前驅物,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因而提升,就更容易產生膽結石。
膽結石如果沒有症狀,一般是不需要治療的。但若影響患者身體健康,需進行手術切除膽囊或取出結石,恒健醫療有提供以上檢查,歡迎聯絡我們預約或查詢。
Comments